首页

美脚社区女王

时间:2025-05-26 07:33:35 作者:2025“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”亮相西宁 浏览量:11244

  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17日电 (苟继鹏)时下,新疆各地棉花迎来全面采收,“智慧棉田”尽显“科技范”。

  连日来,在尉犁县,由两个“90后”种植管理的3000亩“超级棉田”正在采收。只见采棉机轰隆隆驶过,像一把大型推子,将白透了的棉田剃个精光。

  “我们用六头采棉机,大约一个星期就能完成采收任务。今年平均亩产籽棉有望达到500公斤,比去年好。”该棉田的管理者之一艾海鹏说。

  “超级棉田”里,耕、种、管、收等环节,均借助遥感无人机、农业无人机、农业无人车以及智能灌溉系统,科技赋能使得棉花种植轻松高效。

  “这种无人化、智慧化的棉花种植方式正在成为新疆棉花种植的趋势。”艾海鹏说,“超级棉田”从2021年平均亩产籽棉254公斤增长到2023年的420.9公斤。

  近年来,新疆棉花种植不仅加速迈向全程机械化,“智慧棉田”更在天山南北兴起。

  眼下,沙湾市金沟河镇5000亩“无人农场”里的棉花已成熟,机械化采收正忙。今年,沙湾市宏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打造“无人农场”,并实现全程智能化。

  “耕,有北斗旋耕机按照设定路线翻耕;种,有播种机精准作业;管,有系统实时监测;收,有采棉机。”合作社理事长韩波说。

  走进该“无人农场”管理中心,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数据。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,这里是农场的“智慧大脑”,水肥、灌溉、病虫害防治、天气情况等一览无余。

  “5000亩地只需要4个人不出门就可以管理,手中的农具变成了手机和电脑,每亩地最少增收100多元人民币。”韩波说。

 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,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%以上。如今,棉花种植正从全程机械化朝着数字化、智慧化方向发展。(完) 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学习时节|如何提升高质量发展中的土地“成色”?总书记这样强调

“海南黎族人民的传统服饰非常漂亮,大力神图腾寓意很有趣。”来自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的大四学生田中那央说,此前她曾到北京留学一年,去过内蒙古、天津、湖北等地,十分喜欢中国的戏剧文化,比如京剧、川剧等。

汪安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、党组书记

“咬定目标不放松,敢闯敢干加实干,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、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,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。”2023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,点燃了聂守军和稻农们的新梦想。

李强同老挝总理宋赛会谈

“一挎包20多斤,能卖二三十元(人民币,下同),这在当时可不得了。”于明志说,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,孤山村逐步自发形成酸枣仁加工集散地。除赞皇本地外,村民们从山西、河南等地收购酸枣运回村里,脱肉脱核加工后,将酸枣仁卖到河北安国、安徽亳州的中药材市场以及石家庄等地的制药厂。

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

参加抗议集会的市民团体代表轮流发表演讲,表示美国主导的"民主峰会"伪善地宣传虚假民主,打着民主的口号,实则却是在推行冷战式外交路线,推动国际关系走向阵营对立。

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最新研究获突破:基因编辑一针“剪”血源头抑制角膜新生血管

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,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蔓延,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,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,面临逆水行舟、不进则退的严峻考验。已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亚太何去何从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